欢迎来访本站 www.Unanhai.com,认识中国南海诸岛从这里开始!

南海标准地名

三沙

西沙群岛的发现和早期开发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不详 人气: 发布时间:2014-10-12
摘要: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华南智人已进化为百越(粤)人,琼南海岸带生活着三亚人,成书于 春秋战国至汉朝的《山海经》说番禺始为舟,他们断发纹身,习水行舟。他们乘俘筏,独木舟在沿岸捕捞,可能漂流到南海诸岛或更远的陆地。甘泉岛西北部沙堤内麓史前文化遗址出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华南智人已进化为百越(粤)人,琼南海岸带生活着“三亚人”,成书于 春秋战国至汉朝的《山海经》说“番禺始为舟”,他们断发纹身,习水行舟。他们乘俘筏,独木舟在沿岸捕捞,可能漂流到南海诸岛或更远的陆地。甘泉岛西北部沙堤内麓史前文化遗址出土遗物有陶瓮、陶颤,梯形石斧和小石斧等,石斧是农业工具。陶网坠是用较细的红土烧制而成,陶瓮和陶颤的质地是夹砂粗红陶,石斧的质地是砂砾岩,甘泉岛乃至西沙群岛都没有这些材 料,这些遗物的原料,制作技术和器物形制,同海南岛各地出土的新时期时代晚期至战国时代生产和生活用的器物甚为一致,即这些器物来至海南岛。同时在甘泉岛,中建岛,金银岛,琛航岛,广金岛,永兴岛,北岛,发现了多批战国,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至近代的来自华南大陆和海南岛的陶器残片和古钱币。这说明我国先民早就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发现西沙群岛,我国人民至少两千年前的战国时代以来就不断到西沙群岛生活和生产。
 
       西沙群岛多雨,植被茂盛,甘泉岛有常年水质良好的淡水井,不少灰沙到的浅层地下水可使用,土壤适宜种植椰子和蔬菜,水产资源丰富,来此捕捞水产的渔民短期扎棚居留是可行的。甘泉岛西北部唐宋遗址和明清以来的渔民分别在各小岛就地取材用礁灰岩,沙丘岩和珊瑚礁砾砌成14座小庙,以及出土的各朝代文物,都说明了我国人民不断的在这一带生产和短暂居留。长期以来,海南渔民在冬季利用东北季风驾船南下西沙群岛捕鱼,上礁捉海龟和拾贝,等到结庐居留,挖井汲水,垦荒种植,晒干收藏渔货,该庙祈福,到来年夏季乘西南季风满载而归,是西沙群岛真正的主人。海南岛渔民总结自文昌县清澜港或琼海市潭门港开赴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作业应用指南针航海,写下《更路簿》,至始于清初,世代相传,至少数百年。
       节选自《西沙群岛考察史》,作者:赵焕庭。1996年12月第15卷第4期《地理研究》。
中国南海诸岛网(www.Unanhai.com)收集整理

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3-2022 www.Unanhai.com QQ:40681100     

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全部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意志或证实其消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