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四周为海所围绕,海洋对台湾的影响甚钜。惟台湾住民与海洋之间,处于一种相邻、却又陌生的关系。如何改善台湾的住民与海洋之关系,为台湾社会及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东沙海洋国家公园的设立,实质上,提供了台湾住民一个接近海洋、瞭解海洋的途径。透过东沙环礁航海史资源的调查,可以累积台湾住 民对东沙海域及其周边环境,在知识性与学术性上的理解,并建立东沙海域及其 周边环境的过去、现在的资讯。东沙环礁交通志的调查内容及构想。
由于东沙环礁的地理位置,使得航海与东沙环礁建立了密切的关连,透过各国籍所属之不同型式的船隻及其相关资料之分析,包括中式帆船(日本人称为戎克船)及早期欧美之帆船、日本船(如朱印船)和越南船等,提供一个新的角度,探索东沙环礁的过往,有助于我们对东沙环礁之深层认识。基于上述之瞭解与体认,并为保存航海史资产之目的,有必要对东沙环礁国家公园之航海史资源进行调查。
早期华人搭乘船隻前往东沙环礁航海活动之记录,散见于历朝各代的史籍中,如晋朝裴渊在《广州记》中云:「珊瑚洲在(东莞)县南五百里。昔人于海 中捕鱼,得珊瑚。」也有以「万里石塘」,统称包括东沙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屿,如元朝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所述。明朝永乐及宣德年间,郑和率领舰队航行至今日之东南亚,在《郑和航海图》中,则以「石星石塘」指涉东沙岛及其他的南海诸岛屿。清代,在《指南正法》及《海国见闻录》(雍正 11 年,1730 年)中,称东沙岛为「南澳气」。在《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乾隆 32 年,1776 年),及《清绘府州县厅总图》(嘉庆 5 年,1800 年)中,指「南澳气」为东沙岛。
在谢清高口述的《海录》(嘉庆 25 年,1820 年)一书中,使用东沙岛的名称。根据谢清高的解释,所谓东沙,指「海中浮沙」,并以该浮沙位于万山之东,故称为东沙,万山为位于广州附近的一座山。在《海录》中,谢清高进一步地说明「海中浮沙」的范围,所谓沙,包括「一东一西」,除了东沙外,另有西沙,「西 沙稍高,然浮于水面者,亦仅有丈许」。此外,在东、西沙「中有小港可以通行。」
东沙岛的位置,依据谢清高的航行经验,任为是船隻由广州往返吕宋、苏禄(今之菲律宾)所必经之航路。此一航路,即船隻由吕宋出发,「若西北行,五、六日经东沙,又日馀见担干山。又数十里即入万山,到广州矣」。
清宣统元年(1909)闰二月,为了向日本政府证明东沙岛早为中国所有,两 广总督张人骏强调「东沙岛本系我国旧名,沿海渔民称谓相同,其名其地载在柔 远记海图,甚非无据」 。
东沙海域为重要的国际航道,受到人为及海流等因素之影响,有一定数量之船隻,于此海域发生事故,因而导致沉船或搁浅,如 Nigel Pickford 在其所著之The Atlas of Ship Wrecks and Treasures: the History, Location, and Treasures of Ships Lost at Sea 书中,在东沙岛屿附近,列出 7 艘沉船。这一些沉船记录,亦应为东沙环礁航海史的一部份,值得进一步确认与比较研究。
本调查研究计画将在海洋空间的架构下,进行东沙环礁航海史之研究,基本研究构想,以探讨船隻航线与岛屿的关系,包括台湾及亚洲、欧洲国家之渔民及船员等与东沙环礁及其四周海域之互动为主:同时,解构人与海洋的关系,促进对海洋的认识。
节选自:台海洋国家公园管理处网站《东沙岛地方志资源调查委託办理计划成果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