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早就对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命名。南宋《岭外代答》卷一“ 地理门· 三合流” 条开始将南海诸岛岛礁统称“ 长砂、石塘” 。《诸番志》“ 海南” 条则称“ 千里长沙, 万里石床” 。明万历《广东通志》(1602年前成书) 用“长沙海、石塘海” 统称南海诸岛及其邻近海域。徐葆光著《中山传信录》(1710年) 首次称南海中属于我国的岛礁为“南海诸岛”.1755年绘制的乾隆《皇清各直省分图》及1817年绘制的嘉庆《大清一统天下图》都绘出了南海诸岛图. 最早将南海诸岛分群见15 世纪中叶的《郑和航海图》(原载茅元仪著《武备志》卷二四O, 称为“ 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 , 1621--1627年印) , 该图将东沙群岛和中沙群岛统称“石星石塘” , 西沙群岛称“石塘”, 南沙群岛称“万生(应为里) 石塘屿。陈伦炯著《海国闻见录》(1730年) 上卷“南洋记” 将南海诸岛分为现在的四群, 附图中的“ 千里石塘” 当指南沙群岛。给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 者, 始见于《宋会要》(清朝徐松辑稿)。该书“ 真里富国”(今泰国的庄他武里府) 条所指处以占城南界到交趾南界航线东南面的名叫万里的石塘, 其位置正好是南沙群岛, 其海水“ 或深或浅, 水急礁多” , 岛礁“ 绝无山岸等” , 正好是南沙群岛显见的海洋地理特征。《元史》“爪哇列传” 记载, 1292年元世祖因爪哇国国王曾对中国派去的使节无礼, 特遣舰队从广州、泉州出发征讨, 往返均穿过南沙群岛附近水域。《元史》“ 史弼传” 记载当时他们经过的万里石塘即南沙群岛。此后, 不同时代对南沙群岛命名不同, 除《郑和航海图》称南沙群岛为“万里石塘屿” 处, 黄衷著《海语》(1536年) 卷下称“ 万里长沙”而罗洪先著《广舆图》(1554--1557 年刻) 卷二之85 ~ 86 页的附图以“ 长沙” 专指南沙群岛。清朝康熙丙申年(1 7 1 6 年) 至嘉庆二十三年(1818 年)间政府测绘刊出的地图将南沙群岛称为“ 万里石塘” 。航海家谢清高口述、杨炳南笔录《海录》(1844年) 载: 七洲洋(西沙群岛) 正南为“ 千里石塘” , 即南沙群岛。
宋代中国舟师已把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导航技术上了一个台阶, 明朝航海事业盛况空前。明清以来, 我国航海者和海南渔民自然对南沙群岛各岛屿的具体位置有了较科学的记录。明朝罗曰炯著《咸宾录》(成书于1572~ 1580年) 卷六及章演著《古今图书编》(成书于1573--1620年)卷五九均记载泛指南海诸岛位于中泰航线以东。16世纪40年代明朝顾政著《海搓余录》记述西沙群岛的位置后, 指出“万里长堤(今南沙群岛) 出其南, ......又有鬼哭滩” , 鬼哭滩即南沙群岛九章环礁的鬼喊礁。海南渔民民间手抄航海针经书《更路薄》, 记载南沙群岛地名72 处。命名面覆盖整个南沙群岛, 皆琼人俗名,不少被中国地名委员会采用(1983)。
据说1707年英船“密克勒斯费” 号称南沙群岛为“ 密克勒斯费滩” 。英国殖民主义者1867年派测量船“Rifleman”号偷测南沙群岛海图, 并以该船一军官姓氏非法命名“Tigard滩”。日本帝国主义者于1907, 1917, 1919, 和1920年去南沙群岛探测和掠夺资源, 1920年擅自命名为“ 新南群岛” 。法国殖民主义者1930--1933 年派舰往南沙群岛测量并侵占, 1933年4月对5处岛屿非法命名” 。他们都比中国对南沙群岛的命名晚得多。
1935年1月, 中国政府机构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会刊第一期公布中国南海各岛屿中英地名对照表, 表中称南沙群岛为团沙群岛, 称中沙群岛为南沙群岛, 列出岛礁名共96个。1947年12月1日, 中国内政部重新审定南海诸岛的地名, 公布中外, 原南沙群岛改称中沙群岛, 团沙群岛改为南沙群岛。从此中国所有官方文件及出版物均用南沙群岛名。
节选自:《南沙群岛考察史》,作者:赵焕庭, 1995年3月第一期《热带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