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华南智. 在沿岸捕捞时所乘的梓筏, 可能漂流到吕宋岛, 到达弄他群岛、澳大利亚, 新西兰和玻里尼西亚。新石器时代晚期, 相当于夏商时代(公元前21~11世纪) , 华南智人已进化为百越(粤) 人. 《山海经》说番禺始为舟.他们习水行舟, 可能开始同南洋和南亚贸易, 也许在商周时代就已有百越人移居太平洋诸岛。根据考古资料, 早在4000多年前, 东南亚已出现一系列从北方来的蒙古人种的部族移民,2000年来华南人不断向东南亚移民、开发, 明清以降尤多。如18世纪40年代, 华人从虎门启航, 穿过南沙群岛海域, 抵达加里曼舟岛三发采金, 南沙群岛道明群礁、郑和群礁、福禄寺礁、皇路礁和南通礁等地发现秦汉时代压印纹硬陶瓮碎片和东汉代礁“五株” 纹钱、唐代釉陶瓮碎片、唐宋时代青瓷片、北宋“熙宁重宾” 铜钱、明清时代我国大陆民窑出产的青花瓷、清朝“嘉庆通宝” 、“道光通宝” 和“咸丰通宝” 等铜钱, 清代广东造渔船用的单翼锚。这批类似广东、海南出土的文物说明华南先民早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秦朝已发现了南沙群岛, 并在南沙群岛岛礁上进行初级的开发活动, 说明中国人民在南沙群岛活动历史的久远和连续性。
南海古已有名。《山海经》卷十三“海内东经” 记述, “郁水(今西江) 出象郡(今广西地区) 而西南(今三水市) 注南海” 。据历史文献, 汉朝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前135年一?) 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记述, 秦始皇统一北方后, 于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派大军进入岭南地区, 并置桂林、象和南海三郡, 包括现今越南中部与北部。象郡和南海郡面临南海, 可见南海即为中国海的一部分. 历史地理和法理研究已证明, 南海诸岛向为中国领土。汉朝班固(32一92年) 撰《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 记述,汉武帝于元鼎五年(公元前112 年) 派大军进入岭南平叛, 重新统一南方, 地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澹耳等九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为现在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区, 珠崖、澹耳为今海南岛, 其余诸郡亦旁倚南海。中国对交趾、日南和九真三郡的统治延至南汉大有十二年(公元937 年) 。古称占城、林邑(今越南南部) 则是当时中国的藩属。至少从汉武帝时, 中国政府即多次派遣使者从华南乘船出发, 到南海和印度洋沿海各国修好, 说明此前华南与这些地区的民间商贸和交通运输已很频繁, 汉朝已形成了一条从番禺(今广州) 去印度洋沿海国家的“ 海上丝绸之路”,而我国船只在南海诸岛邻近海域活动自不待言。南海多台风和风暴潮, 遇风暴潮时海水陡涨, 故古时又称涨海。汉晋古藉常见涨海之名困。公元1世纪东汉杨孚著《异物志》就使用“ 涨海崎头” 表示南海珊湖礁。南宋周去非著《岭外代答》(1178年) , 赵妆适著《诸蕃志》(1225年) 和元代汪大渊游历南海和印度洋沿海各国后著《岛夷志略》(1349年) 等书, 都明确指出南海南面的界限在篮屿(今加里曼丹岛)。
战国时的《逸周书·王会解·伊尹朝献》提到有人向商王汤(公元前1766--1754年在位) 建议“......正南, ......请令以珠现(珍珠) 、(玳瑁)......为献” , 反映了华南先民在南海捕捞的点滴。自古以来, 华南沿海渔民利用季风, 冬春顺东北季风到南沙群岛捕捞水产, 渔获珊瑚礁鱼类、海龟、海参、海贝、珊瑚和龙虾等, 经加工, 运往加里曼丹、新加坡等地出售, 或收藏待翌年夏季台风到来之前, 顺西南季风带返华南。据查, 自1681年始, 地方志就系统地记录了琼海渔民赴南沙捕捞情况。除了明末的《顺风相送》(1639年) 和清初的《指南正法》等书籍以外, 还有海南岛渔民总结自文昌县清澜港或琼海市潭门港开赴西沙、南沙作业应用指南针航海针位和更数(即航向和航程), 写下《更路薄》, 至迟始于清初, 至今世代相传, 数百年来不断充实, 出现多种抄本川。以渔业开发为先导, 在岛上挖井汲水, 构筑房屋庙宇, 垦殖土地, 种植椰子、香蕉、番薯、蔬菜和蓖麻, 成为南沙群岛的真正主人。
19世纪以来, 英、日、法等国航海家和殖民主义者曾生动地记载了他们登上南沙群岛时见到中国人安居、生产和生活的细节。
节选自:《南沙群岛考察史》, 作者:赵焕庭,1995年3月第一期《热带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