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礁,不是草木欣荣的海岛,而是珊瑚繁盛的礁圈,面积约50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11度,北纬17度,是我国西沙海域四大礁圈之一。
礁圈势如盆池,内深外浅,每当大海潮落,举目沧桑,圈外四边浅滩出水,珊瑚曝日,礁盘垒垒,形成数以千计的固如金汤的防堤,它坚强地阻挡着从外海滚入的波涛冲激,发出震耳欲聋的海响。圈之内,绿水茫茫,海流隐伏,水清如镜,鱼、虾、参、贝生态可观,茂密的珊瑚,环饶着圈内四边生长,还巧妙地划出一道辽阔的雪白海沙,风平浪静时,光天映云,容泊千舟。 圈之中央,水深千尺,珊瑚堆星罗棋布,状如山峰,四方鼎立,落潮时几露出水,其间,甬道曲径,如在此行舟,须一人立于船头,如交警站岗,举手示势,指挥航行,避开来自对面的礁障。这里鱼虾极丰,渔民喜欢在此作业,颇感倦意时,可游到珊瑚顶上歇息,俯瞰鱼游虾戏,清心怡神。 圈之西北,礁盘裂开一火缺口,约100米宽,水深10米余,是渔船来往穿梭的门户,门之两边浅滩,多由牛乳石堆积而成,从水底下向上直矗,出水入云之势,煞是壮观。浅滩西边贴连绿水,从滩上放眼水下,如足立悬崖,面临深渊,望而生畏。 北礁,是东南亚诸国海上贸易通商的礁障,在未立灯标前,各国轮胎在此搁浅沉没者不计其数。至今,还有打捞不完的沉轮废铁及千年不朽的陶器、古钱、石臼、石磨、石像、碗碟等,这些水底文物,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圈之东南,百年前搁浅着几个巨轮蒸气锅,这千吨重物,据说是乘几年前的台风插翅而飞了。 麒麟菜如朵朵葵花般铺满所有的珊瑚面积,在70年代,潭门公社成立了开发西南沙公司,调集数十只渔船在此大搞采捞麒麟菜战役,每个劳力可日产鲜菜4000余斤,日需十余艘渔船运往永兴岛,晒干后再运回海南制成琼脂,畅销中外。80年代后,人们没有计划利用资源,麒麟菜面积日趋减少。可近年来,几乎绝迹的麒麟菜又恢复了生机,茂盛地生长起来。 北礁,是海洋特产资源的宝地,距潭门湾仅百里之遥,对发展海洋产业,潭门湾人得天独厚,前景广阔,可这里全是珊瑚出水的区域,四面没有山遮林挡,避风条件十分恶劣,台风一来,冒险在此,必十有九死。80年代,有一艘40吨渔船,在此突然遭到台风袭击,不得己在此避风,船长临危不惧,发动全船兄弟立即登上灯塔,幸免一死。2008年的“浣熊”台风袭击这里,推沉了三艘渔船,死了十余兄弟,这是明知面临台风,可避而不避所造成的警世之悲,思之呛然! 作者:卢家胤 来源:《椰城》2008年07期 ,下图为西沙群岛北礁DG2013年1月20日卫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