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2海里,5天5晚的航程,“三沙1号”交通补给船从零下10度的渤海湾出发,途经黄海、东海、南海,穿越台湾海峡、琼州海峡,于去年12月11日,回到了海南三沙——它温暖的家。
承载着建设“主权三沙、美丽三沙、幸福三沙”的梦想,“三沙1号”的“回家”之路远不止这1662海里。从立项到开航,800多天的日夜兼程,“梦想之舟”一路驶来,凝聚着三沙品格、三沙速度和三沙精神。
担当见品格 特事特办实现“硬指标”
2012年7月21日——地级三沙市设立前3天,一股热带低气压逐渐加强为热带风暴。当天,200多名前往永兴岛参加设市活动的代表,乘坐租来的“椰香公主号”邮轮,顶着巨浪开始了20个小时的航程。三沙市唯一的交通船“琼沙3号”,没能承担这一历史性的出航任务。排水量仅2900吨的“琼沙3号”,抗风浪能力低,一遇冷空气或台风就要停航,曾经有过3个月都无法出海的纪录。
“我们要把解决三沙的交通瓶颈作为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要事来抓。”三沙市委书记、市长肖杰提出,三沙一定要造具备较强抗风能力和充足运载能力的大船。
2012年9月26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沙项目考察团在从永兴岛返回文昌清澜港的航程中,遇上3米多的大浪,剧烈的颠簸使得考察团代表们呕吐不止,他们深切感受到三沙工作的艰辛和交通条件的恶劣。
“一定要支持三沙造船!”一下船,考察团代表们立即表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从当年结余财政资金中第一个下达了“三沙1号”交通补给船项目的前期资金1亿元,并要求年底前完成招投标工作。
如何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上亿元工程的招投标工作?
“这是考验我们领导干部政治担当的时候了。”肖杰要求:“‘三沙1号’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一天也不能耽误。”
至少需要8个月才能走完的各种程序,在三沙市委、市政府的高度政治担当下,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得以完成——2012年12月13日,项目招标工作完成;5天后,三沙市与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三沙1号”交通补给船设计及建造合同》。
在多次讨论研究之后,三沙市委、市政府对“三沙1号”定下了几个硬指标。然而,合同中“三沙1号”的设计方案,排水量为5000吨,无法续航南沙,无法满足补给运输需求。始终把维护国家主权作为第一要务的三沙市,坚持硬指标要求,这意味着不仅要推翻原有的设计、重新做资金概算、重新签订造船合同,还要获得国家相关部委的认同和支持。
中央各部委、省委省政府等均对三沙市给予大力支持,特事特办。渤船重工以大局为重,把“三沙1号”的建造工作当成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承接下来,体现了大型国有企业的政治担当。三沙市与渤船重工最终达成共识:按照三沙市提出的硬指标要求,建造一艘排水量7800吨的客滚船,造价不超过3亿元,船只功能不减,交付工期不变,质量要上乘。
速度见效率
创造同类船舶建设多个第一
一场高效率的战役打响了。
2013年2月1日,三沙市与渤船重工、设计公司及专家共同签署备忘录,明确“三沙1号”的主要技术参数。最终于4月16日签订“三沙1号”的技术规格书。
“这相当于确定了建造这艘船的‘宪法’。”渤船重工民船生产管理部副部长、“三沙1号”项目经理王延斌告诉记者,接下任务后,他立下军令状,保证2014年12月把船开到海南。
在渤船重工的施工现场,最多时有400名工人同时施工,少的时候也有120多人。建造“三沙1号”,这家有着68年历史的大型船舶制造企业举全厂之力支持,创下了一系列纪录:最短设计周期纪录;最短分段生产周期纪录;最短水平船台周期生产纪录;最短试航周期纪录;最短总段搭载周期纪录……
一面是马不停蹄日夜建造,一面是紧锣密鼓招聘船员。为了实现造船与接船的无缝对接,三沙市2014年6月开始面向全国招聘船员,并组织培训。
仅仅4个月时间,三沙人完成了“三沙1号”项目的申报、立项、招投标以及中央财政资金的拨付;不到1年的时间,“三沙1号”完成整船建造。
奉献见精神
超常规推进工程建设
超常规的“三沙1号”项目推进工作,三沙人发扬了超常规的奉献精神。
三沙市副市长、“三沙1号”项目组负责人冯文海曾经带领项目组成员,3天时间走访了4省5市,对全国前6强造船厂进行考察调研,不停不歇。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项目组成员经常晚上加班,周末开会,“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节奏成为常态。
厂方和监理方也都为“三沙1号”的建造付出了无数个不休不眠的节假日。
在“三沙1号”安装完艉轴管,准备注入润滑油进入下一道工序时,监理公司高级工程师周厚载提出,艉轴管的设计存在渗入杂质的可能。“润滑油内一旦混入杂质,将造成船只颠覆性的质量事故。”他介绍说。
为了解决这个安全隐患,厂方想尽办法,最后“招募”了两名“志愿者”——身材特别瘦小的电焊工,爬进直径仅400毫米的艉轴管内,躺在管道上施工,将内部细小的缝隙一一焊死。两人轮流从晚上9点一直干到第二天早晨7点,彻底杜绝了安全隐患。
这原本不是工人们的分内活儿,但他们主动请缨,不顾危险,使“三沙1号”的建造工作能继续向前推进。
“我深感骄傲的是,‘三沙1号’提前了19天开回海口;整个建造过程,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王延斌自豪地说。
满载着希冀的“三沙1号”已扬帆,向着梦想出发!
“三沙1号”到底是艘什么样的船?
防晕船有超市,还能停直升机
在蓝白色的庄重外表下,“三沙1号”到底是一艘什么样的船?记者为您一探究竟。据三沙市有关部门介绍,“三沙1号”达到国内同类船舶的先进水平,无论是在船的总体性能、装备配置上,还是在乘客的“吃”“住”“行”“娱”上,都带给人全新感受。
民以食为天。“三沙1号”共设置大小3个餐厅,分别为5层甲板的旅客自助大餐厅、船员餐厅,6层甲板的50人小餐厅,可同时供船上200余名乘客和船员同时就餐。此外,在6层甲板还设置超市,出售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满足乘客在旅途中的基本购买需求。
“三沙1号”共设置183个房间,可载旅客456人。船上所有住舱均有独立的盥洗室。此外,住舱内还设置了中央空调、储物柜、电视机、床头柜、电源插座等配套设施,提升乘船舒适度。
“三沙1号”专门设计的一对减摇鳍装置及一对抗横倾水舱,可保证船在8级风下能安全航行且船上人员有较好的舒适度。
“三沙1号”项目经理王延斌说,住舱的窗户光感和视野都很好,不仅提升乘客住舱的舒适度,还能减少乘客晕船现象。
“三沙1号”设计航速19海里/小时,从文昌市清澜港驶往三沙市永兴岛的时间预计在10小时左右,可比现在“琼沙3号”航行时间缩短近5个小时。
“三沙1号”在舱内设置了阅览室、棋牌休息室、健身房等休闲娱乐设施。此外,“三沙1号”将配备移动基站,届时,能很好地保障乘客在海上航行途中接打电话和上网。
“三沙1号”液舱装载量在满足本船航速及续航力要求外,还可另加500吨淡水,满足岛礁对淡水的使用需求。
“三沙1号”船顶部设置直升机起降平台,并设有绑定装置,可供直升机悬停或长期停放,方便执行海上救援及岛礁巡查等任务。同时,为方便重症病人转移救治,8层甲板医务室可直通直升机起降甲板,为病人赢取宝贵的救治时间。(记者彭青林 通讯员 郭诗琳)
来源:新华网三沙频道:http://www.hq.xinhuanet.com/sansha/2015-01/05/c_111387408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