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上的绿树缓缓后退,脚下的碧波层层荡开,1月5日11时20分,“三沙1号”交通补给船从容平稳地划出了首航之旅的第一道痕迹。10个小时的向南而行,让我们对这一新的希望之舟有了更深的体验和了解,也让我们对那片蔚蓝国土有了更深的亲近和期待。
安全 在船上跟在岸上差不多
作为我省目前最先进、吨位最大的交通补给船,它投资2.9亿元,排水量7800吨,装配了两部功率4500千瓦的德国进口主机,设计航速19节,续航力6000海里,其总体性能和装备配置先进可靠,操舵灵活,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和海上自持力。据介绍,“三沙1号”专门设计的一对减摇鳍装置及一对抗横倾水舱,可保证船在8级风下能安全航行且船上人员有较好的舒适度。
“今天没什么风,浪比较小。在船上跟在岸上差不多。”瞥了一眼窗外,58岁的三沙市晋卿居委会居民雷乃川笑着对记者说。这位1975年就到南海捕鱼的老渔民,最早是乘排水量30吨的渔船出海,“渔船又轻又小,在海上碰到风浪就跟一片叶子一样。风浪稍微大点,我们就不敢出海了。现在我们坐的渔船虽然有100多吨的,但它的安全性和平稳性没法和‘三沙1号’比。”雷乃川说。
住宿
客舱有独立卫生间
独立卫生间、抽水马桶、淋浴、小衣柜、24小时不间断热水,“三沙1号”人性化的舒适客舱最让乘客津津乐道。
“除了地方小一点,跟我们的宿舍条件差不多,甚至有些方面还要好一点,这里全天都有热水呢。今晚可以舒舒服服洗个澡,明天清清爽爽上永兴岛。” 三亚学院大二学生张倩说。 “像住酒店!”三沙市银屿居委会渔民符孝良对这里的客舱更是由衷赞叹。符孝良说,每次从潭门出海,他都是乘坐老乡们的渔船。渔船舱小人多,一没位置了,只能到甲板上的棚子下面,铺一卷凉席睡下。
“床铺和甲板都是木头,硬邦邦的。你看,这里的床和枕头都是软软的,睡着很舒服。”符孝良拍了拍蓬松的枕头。
即使是与“琼沙3号”补给船相比,“三沙1号”的住宿条件也要好很多。
“‘琼沙3号’是公共卫生间,地方窄,洗澡很不方便。”大副向国祥是“三沙1号”的后勤大管家,他曾在“琼沙3号”工作过大半年,对于老船和新船的差别他的感受更为深刻。
饮食
容纳250人同时就餐
到了饭点,一阵阵菜香从5楼自助餐厅传来。
炒青菜、煎鱼、蒸排骨、烤鸡翅、白米饭、菜汤,种类不是很多,但荤素搭配,热腾腾地冒着诱人的香气。拿上不锈钢餐盘,寻一个空位坐下,看着窗外海天一色。
“‘三沙1号’有两个自助餐厅,能容纳250人同时就餐。”向国祥说,就硬件而言,船上的厨房、餐厅能满足三、四百人的就餐需求。 向国祥说,“三沙1号”的航速较快,以往单程要15个小时,现在10个小时就到了。所以以后“三沙1号”采取夕发朝至,乘客吃了下午饭再登船,这样也可以减少船的管理和运行成本。
配套 商店健身房一应俱全
吃完饭,随意在船上溜达溜达,又有了新发现。
“三沙1号”共有8层,8楼主要是驾驶室、小会议室、管理级船员住舱和直升机停机坪,7楼主要是套房、会议室、会客厅、小型宴会厅。而六楼,除了客舱,还有商店、健身房、棋牌室、观影室等配套设施,让乘客的海上之旅更加丰富。
商店里,毛巾、牙膏、牙刷等日用品和饼干、饮料、瓜子、海南特产等食品琳琅满目,问问价格,一瓶饮料4元钱,与岸上相差无几。
健身房里,放着两架跑步机。向国祥说,目前设备还不是很多,今后还会陆续购置一些健身器材,供船员和乘客锻炼身体。
夕阳缓缓西坠,把蔚蓝的天空和海水染得绚丽多彩。乘客们纷纷走到观光甲板,欣赏美景、拍照留念。
晚上10时30分,沉默了一下午的手机响起了短信声音。“有信号了!我们快到了!”乘客们迫不及待地来到甲板上,前方,有影影绰绰的灯光,那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永兴岛。
(本报三沙1号轮1月5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