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本站 www.Unanhai.com,认识中国南海诸岛从这里开始!

南海标准地名

三沙

东沙群岛历史考略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不详 人气: 发布时间:2014-09-05
摘要:东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北的一组群岛,主要由一个小岛(东沙岛)、一个环礁(东沙礁)和两个暗礁(南卫滩和北卫滩)所组成,分布于北纬20332110、东经1155411657之间的海域中,是南海诸岛中离大陆最近、岛礁最少的一组群岛。 东沙岛为东沙群岛中唯一
       东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北的一组群岛,主要由一个小岛(东沙岛)、一个环礁(东沙礁)和两个暗礁(南卫滩和北卫滩)所组成,分布于北纬20°33′——21°10′、东经115°54′——116°57′之间的海域中,是南海诸岛中离大陆最近、岛礁最少的一组群岛。
 
       东沙岛为东沙群岛中唯一的一个岛屿,古称“落漈”、“南澳气”、“气”,又称“大东沙”,因位于万山群岛之东,故称为“东沙”。潮汕渔民称为“月牙岛”,外国人航海图称为普拉塔斯岛。北距汕头168里,西北距离香港169里,西距海口420里,东南距菲律宾马尼拉430里,东北距台湾高雄220里。东沙岛面积约一·八○平方公里,是南海诸岛­中较大的岛屿之一。

      东沙群岛向为我国闽粤两省渔民活动的基地,它与南海诸岛中的西沙、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一样,是中国最早发现、最早开发经营和最早行使主权的。
 
一、发现和命名
 
       我国人民航行南海(古称为涨海)为时甚早。中国和印度、东南亚各国的海上交通,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汉代便已建立。[1]由于南海对外航路的开辟,中国人民自然就逐渐地发现了南海诸岛,而首先发现的当是离大陆最近的东沙群岛。
 
       就目前所知,早在晋代(公元三至五世纪),我国史笈就记载了东沙岛的名称和我国人民在东沙群岛从事生产活动的史实。
 
       晋朝裴渊的《广州记》,把东沙群岛称为“珊瑚洲”。所谓珊瑚洲,指东沙岛是由珊瑚虫体长期在礁盘上堆积而形成的一个岛屿。书中说:“珊瑚洲,在(东莞)县南五百里”[2]。东沙岛位于北纬20°42′,东莞位于北纬23°左右,两地相差纬度二度多。北纬一度相当一百公里的距离,相差二度多等于二百多公里的距离。与上述书中所载,东莞县南五百里(等于二百五十公里)的“珊瑚洲”,无论从方位和距离推算,应为东沙岛。
 
       据元汪大渊《岛夷志略》中“万里石塘”条的记载,“石塘之骨,由潮州而生。……越海诸国。俗云:万里石塘,以余推之,岂止万里而已哉?……一脉至爪哇,一脉至渤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遐昆仑之地”。[3]书中的“万里石塘”,日人藤田丰八认为是中沙群岛。我们认为,石塘既分布在从潮州至爪哇、至渤泥(今加里曼丹)古里地闷(今帝汶岛)及昆仑等地。因此,“万里石塘”明确地包括了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
 
       在明代,我国舟师舵工对南海诸岛的岛礁沙滩的了解已是了如指掌,达到“知山知沙、知浅知深、知屿知礁,精通海道,寻山认澳,望斗牵星”[4]的地步。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过南海。流传至今的《郑和航海图》,用“石星石塘”一名专指东沙群岛[5],这在中国历史地图上还是第一次。1936年在东沙岛礁盘发现一批古铜钱,共三百余枚,其中年代最晚的是明代“永乐通宝”[6]。据考古工作者推断,可能是我国明代一艘船舶沉落的遗物[7]。
 
       清初以来,记载包括东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书笈越来越多,内容也越详细、具体。其中《指南正法》、《海国闻见录》以及《海录》等书都是比较著名的著作。
 
      《指南正法》称东沙群岛为“南澳气”,指出:“南澳有一条屿,俱各有树木。东边有一个屿仔,有沙湾拖尾,看似万里长沙样。近看南势有一湾,可抛舡,是泥地,若迂此山可防。西南边流界甚急,其中门后急可过舡。西北边有沉礁,东北边有山坡,看似万里长沙”[8]。所谓“东边有一个屿仔”,是指东沙岛,“西北边有沉礁”,指的有危险地带。目前东沙岛的西北面有一个暗沙,低潮时露出水面。在岛西十多公里处,有一个暗沙水深只有二十二米。“东北边有山坡”,指的是东沙环礁,因低潮时,东沙礁的东、南和北部礁盘不完全露出水面,乍看起来,像一个山坡。“西南边流界甚急……可过舡”的说法,也很符合目前东沙岛水道的实际情况。东沙岛的南北方各有一条水道,沟通外海与礁盘内的浅湖。南方水道较深广,障碍少。一般轮船可以驶入停泊岛旁。可见,二百多年前成书的《指南正法》,对南澳气的地理特征、海流情况,描写得非常准确、科学,完全符合东沙岛的实际情况,把南澳气看作是在东沙岛是完全有根据的[9]。
 
      《海国闻见录》一书也称东沙群岛为“南澳气”,书中指出:“南澳气,居南澳之东南,屿小而平,四面挂脚,皆磷古石,底生水草,长丈余,……隔南澳水程七更,古为落漈。”[10]这里所说的“气”,是指“山川地脉联续之气”,这与上引《岛夷志略》中所说的“石塘之骨,由潮州而生……原其地脉,历历可考”是相符合的。所谓“底生水草”,是指东沙群岛的海域中所生的海人草。至今东沙岛仍然盛产这种驱蛔药草。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黄证孙绘《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嘉庆五年(1800年)晓峰摹绘黄证孙所作《清绘府厅州县总图》,不但标绘出“南澳气”,而且注上“水至此,趋下不回,船不敢近”。可见,当时对东沙群岛的海流和水文情况也是很了解的。
 
       谢清高的《海录》说明了“东沙”名称的由来和地理特征。“船由吕宋……若西北行五六日,经东沙,又日余,见担干山,又数十里入万山,到广州矣。东沙者,海中浮沙也,在万山东,故呼为东沙。往吕宋、苏禄所必经。其沙有二,一东一西,中有小港可以通行,西沙稍高,然浮于水面者亦有丈许”[11]。这个描述表明:第一,从方位看,东沙是在万山东;第二,从地形特征看,“其沙有二,一东一西”。所谓“东”即指位于东面的“东沙礁”,所谓“西”即位于西面的东沙岛。“中有小港,可以通行”,则指东沙礁西部由三面环礁包绕的浅湖,南北有口(即水道)可以通行。“西沙稍高,然浮于水面者,也仅有丈余许”。这里所指的“西沙”是指东沙环礁内的“一东一西”的“西沙”,即东沙岛。“丈余许”是指浮出水面的高度,现在东沙岛平均高度为六米,也正与“丈余许”相符合。应该说,谢清高所说的“东沙”,只是今天东沙群岛的主要部份,即东沙岛和东沙礁,而在东沙岛西北面的南卫滩和北卫滩,《海录》中还没有提到。
 
       继《海录》之后,清代的许多文献都以东沙之名来代替“南澳气”的称呼了。例如清末《天月斋笔记》,称东沙群岛为“大东沙岛”,指出:“大东沙岛,在广东汕头正南,向属碣石镇(今属陆丰县辖),孤悬海外,北距惠州甲子门约百二十海里,东北距汕头约百四十海里,西北距香港百七十海里。东北西北两端突出,中成凹状,高出海面四十余尺,地质系积沙,有大沙环其四周,此沙岛之所以名也”[12]。
 
       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在《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一书中写道:“东沙岛孤悬海外,……东西长约七里,南北宽约三里,岛上出水高达三丈,潮水涨落为五尺。居香港之东南,距约六百里,岛产磷质极丰,遍地皆是。掘土一二尺即见其质,约三尺至六尺不等。十余年当采取不尺。此外尚有龟壳、螺壳、海草、鸟毛等甚多”[13]。
 
       综上所述,中国人民早在汉代就已在南海航行,先后发现了南海诸岛,其中的东沙群岛,晋代称为珊瑚洲,宋元时期泛称为“石塘”、“万里石塘”,明代称之为“石星石塘”,清初称之为“落漈”和“南澳气”。十九世纪开始用东沙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荷兰人著作中将东沙岛称为普拉塔斯岛是在十六世纪末,日本商人西泽吉次于二十世纪初侵占我东沙岛后将它改称西泽岛,这些都比中国对东沙群岛的发现和命名晚一千多年。
 
二、经营和开发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特别是广东、福建沿海人民就在南海一带航行和从事生产活动。根据史笈记载,中国人民最迟在晋代就在南海北部,即在东沙群岛一带海域捕捞各种海产,并到东沙岛及其周围海域进行开发经营,而第一批开发经营者无疑是广东东部、中部和福建南部沿海的渔民。晋代裴渊的《广州记》,指出“珊瑚洲,在(东莞)县南五百里,昔人于海中捕鱼,得珊瑚”[14]。可见早在晋代以前,东莞一带的渔民就来到东沙群岛附近海域捕鱼和采集珊瑚等海产了。
 
       明清以来,闽粤两省前往东沙群岛经营开发的人们日益增多,东沙群岛已经成为闽粤渔民的一个重要渔业基地。解放前,在东沙群岛发现不少遗物和遗址。1935年东沙岛气象台台长方均(现为福州市居民,八十多岁)等人,在东沙岛浅海马蹄礁经常拾到凝结在珊瑚沙石块上的古铜钱。方均藏有凝结铜钱五块[15],现已献给国家。这批铜钱总数三百余枚,其中能看出文字的有二百五十六枚,计唐代二种五枚,北宋二十三种九十九枚,南宋十六种九十九枚,金代一种三枚,元代二种四枚,元末朱元璋部队所铸一种一枚,明代二种四十五枚。其中年代最晚的是明代“永乐通宝”。[16]
 
       1974年4月间在西沙群岛北礁礁盘发现的大批古代铜钱,大体上与1935年所发现的相同。据考古工作者考证,这批铜钱是我国古代的一艘航船沉落的,年代应在明永乐年间或稍后[17]。
 
       清宣统三年,《地学杂志》第一卷第三期《大东沙岛》一文在谈到我国渔民在东沙岛活动的情况时说:“大东沙……昔日本人未到该岛以前,沿岸渔船及闽粤渔户,通年匀计,不下数百艘。此外尚有捕鱼半捞海半采矿之小船,不计其数。每年获利,大船自数百金至数千金不等”。[18]
 
       据清光绪年间的调查,我国渔民在东沙群岛从事“捕鱼为业,安常习故,数百余年”[19]广东香山县船主梁胜向人追述他于同治至光绪年间在东沙岛及其附近海域从事开发经营活动四十年的记载十分详细。[20]现摘录于下:
 
      “船主梁胜供,现年六十八岁,系香山县人,住南门街,父母俱故,妻子无存。小的自同治八年,在同安祥大渔船雇工,前往东沙岛捕鱼为活。……每年往东沙岛三次,自正月开行,至四月间回澳为第一次。五月至八月为第二次。九月至十二月为第三次。船内伙伴四十余人,均在大渔船上,每日伙伴开舢板在东沙岛洋面左右捕鱼,所取皆大鱼,及师腌肉,装回船上腌成,挽翻玳瑁。并于光绪廿五年,在东沙岛边搭盖大木厂一座,长二十八丈,阔四丈八尺,共用去银四千余元。……小的初到岛上,见树木林深,并由小的经手种有椰树三株,又见有大王庙一间,系旧的。小的于廿二年,签银二千元左右修好。又倡建兄弟所一间,即祠堂,用银五百元。至二十九年,新东及各伴,又再签银七百余两再重修。洋面有兴利船一只,同往捕鱼。又小的船上各伴;自同治十二年起,至光绪三十三年七月止,共死去各伴一百三十二人,均在岛上安葬,其死之姓名年月,用簿注明。”这条材料可说明:
 
       第一,东沙岛在同治八年(1869年)以前,就有“大王庙”存在,以后曾几度修葺,并另建“兄弟庙”等。据英国1855年出版的《印度指南》一书记载,1813年在东沙群岛就见到中国庙。[21]这些庙是我国人民最先到东沙岛居住和开发经营的历史见证。
 
       第二,渔民在东沙群岛海域的作业时间与在西沙南沙群岛作业时间不同。在西沙南沙群岛,一般都利用信风于冬季乘东南风南下,到第二年台风季节来到之前,利用西南信风北返。而在东沙岛,几乎全年都可以进行捕捞作业,每年可往返东沙岛三次,每次四个月。
 
       第三,我国渔民在开发经营东沙岛的斗争历程中,不知有多少先辈和亲人牺牲了。仅仅据梁胜那条船的统计,在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到光绪卅三年(1907年)间,不过三十四年的光景死去的渔工就达一百三十二人。
 
       辛亥革命前,(1909年)中国政府从日本商人西泽手中收回了东沙岛,自此以后招商承办渔业。商人纷纷向当时的中国政府和广东省政府申请开发经营东沙群岛的磷质和海人草等。计有:
 
       一、1911年香山县民叶美珍呈广东实业部请办东沙岛渔业,实业部认为“所议章程,大致尚妥。惟只可先办渔业,将来如因腌鱼取盐,即可酌辟盐田”。[22]
 
       二、1911年南洋侨商陈武烈,向中国政府呈请采取东沙岛磷矿,集股数百万元,创立公司经营,以五十年为限,经由政府照准立案。[23]
 
       三、1918年刘兆铭呈请广东省政府集资开发东沙岛磷矿。[24]
 
       四、1926年福建闽南造林公司经理周骏烈,得广东省政府准许承办东沙岛海人草。期限十年,每年缴纳特许费五百元。[25]
 
       五、1927年广东省实业厅特许商人陈荷朝承办东沙岛云母壳海产,并发给执照。[26]
 
       六、1929年广东省政府批准广东省建设厅《修正东沙岛海产招商承办章程》,计十六条。[27]
 
       七、1936年广东省政府批准商人冯德安继续经营东沙岛海人草并发给执照,以三年为期。[28]
 
       抗战胜利后,广东渔民纷纷前往东沙岛进行捕鱼等活动。广州有南方、海丰等渔业公司,雇来渔民千人大兴土木开发东沙岛。仅仅南方渔业公司第一年就预计可获鲜鱼三万司担,海草六千司担,海参鲍鱼一万司担。[29]
 
       根据上面的引证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人民发现东沙群岛以后,从古到今一直在东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航行、居住和从事捕捞海产等活动,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尤其是广东、福建两省沿海渔民和人民,以自己的汗水滋润了东沙群岛的土地,以辛勤劳动开发了岛上及其周围海域的资源,在和大自然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写下了东沙群岛的创业史。
 
三、行政管辖
 
       我国人民发现和开发东沙群岛以后,历代的中国政府对该群岛进行了管辖,有效地行使了主权。
 
       现有历史资料说明,东沙群岛最迟自明代起便属中国管辖。
 
(一)史籍和志书
 
       明清两代官方修纂的广东地方志,自省志以至府志都有这样记载:明代《琼台外纪》云:“州东,长沙、石塘”。[30]清代《广东通志》说:“长沙海、石塘海,俱在(万州)城东海外洋。古志云:万州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31]所谓“古志”,至少当为明志。这里的“千里长沙”,即今南沙群岛,“万里石塘”即今东沙、中沙、西沙群岛。可见,东沙群岛在明代是属万州管辖。
 
       清代后期,东沙群岛属广东省惠州管辖。渔商梁应元在给广东地方当局的呈文中曾指出东沙岛是“惠州属岛”[32]。宣统二年五月的《天目斋笔记》也指出:“大东沙岛,在广东汕头正南,向属碣石镇”。碣石镇在今陆丰县境,陆丰县在清朝时是惠州府属下的一个县。
 
(二)地图
 
       明代茅元仪的《武备志》引用《郑和航海图》标绘的“石星石塘”,指的就是东沙群岛。清代乾隆以后的地图如《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33]《大清万年一统全图》[34]《清绘府州县厅总图》[35]、《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36]、《大清一统天下全图》[37]以及《古今地舆全图》[38]等,在南海海域内除标绘出“万里长沙”、“万里石塘”外,还标绘出“南澳气”和“七洲洋”。图中的“南澳气”即今东沙群岛。
 
      清代还有一些地图,如《四海总图》等,以“气”、“沙头”来表示东沙群岛,将它列入我国版图范围。
 
      清代后期,有些地图称东沙岛为“拨达司岛”,把东沙礁称为“石塘礁”,并将它们列入广东省水道范围之内,详刻其方位和经纬度。《广东省水道图》中就有《广东、潮州海南,拨达司岛、石塘礁》图。
 
      辛亥革命以来,有关东沙群岛主权属我国的文献记载更多了,仅仅官方或私人出版的地图就达一百三十多种,每种版本都明确地将东沙群岛画入我国版图之内。[39]
 
(三)灯塔、气象台和无线电台
 
       早在同治年间,海关总税务司就拟在东沙岛设立灯塔,《清季外交史料》记载:“洋文内有千八七四年内筑成东沙岛灯塔”。[40]
 
       1882年—1883年间,各国公使曾请求清朝政府在东沙岛添设灯塔。“东沙岛事,闻壬午癸未(1882—1883年)间,帆艇船路尚多驶经该岛,各国公使早有会衙公文致赫总税司及总理衙门,请在东沙岛添没灯塔”。[41]
 
       1909年,英国驻广州领事致函清朝政府,请求准许在东沙岛设立灯塔。档案记载:“英领现函明知(东沙岛)系我属地,竟称欲在该岛设灯[42],同年10月,清政府曾经准备答应英人的请求在东沙岛设立无线电台。外务部咨文说:“查东沙岛孤悬海外,为往来轮舶必经之地,英使清于该岛由中国自设无线电信,自系为灵通消息起见,且所费无多,自可量加筹设,以利交通”。[43]
 
       1923年,香港政府由序列京英使,再度向中国外交部请求准许在东沙岛建立气象台。当时北京政府认为允许英人建造有碍主权,遂交海军部筹设,于1925年1月开始兴建,至1935年3月建成气象台、无线电台和灯塔一座。[44]
 
(四)清末向日人收回东沙岛
 
       我国对东沙群岛的主权,历史上从未引起争议。到了廿世纪初年,东沙岛由于经济、交通和军事上的重要性,引起了帝国主义的觊觎。1907年,日本商人西泽吉次纠合一百余人,乘“四国丸”轮船入侵我东沙岛,拆毁大王庙,驱赶我渔民,毁坏坟墓,悬挂日本旗,竖立木牌,将东沙岛改为“西泽岛”,其暗礁改为“西泽礁”,并在岛上盗采鸟粪,经营海产。
 
       同年,清朝政府闻知此事,即电两广总督张人骏调查。张人骏广事搜罗证据,又派舰往实地勘查,证实日商西泽所占之岛即我国闽粤两省沿海渔民早已开发经营的大东沙岛,因而向日本驻广州领事提出交涉,要求该日商即行撤退。当时张人骏除以中外书籍所载舆图作证外,并列举三项例证:
 
       第一、当时海军提督萨镇冰所派飞鹰猎船管带黄钟瑛报告指出,岛上原有中国渔民所建大王庙,日本西泽来时,将其毁去,以图灭迹。
 
       第二、新泗和渔船船主梁带往来东沙近四十年,一直在东沙岛捕鱼,于宣统元年正月复往东沙,为日人所逐。
 
       第三、渔商梁应元等被日本人驱逐,禀请清政府保护。其禀文为:“缘商等向在香港机利文街开张兴利煤厂并悦隆渔栏,历年均有渔船到广东惠州属岛之东沙地方捕鱼为业,于光绪三十二年,忽有日人到岛,将大王庙一间毁拆。查该庙系该处渔户公立之所,坐西北,向东南。庙后有椰树三株,现下日人公然在此开挖一池,专养玳瑁。前时该庙之旁,囤有粮草伙食等物,以备船只到此之所需,今已荡然无存。又搬去本号新泗和记渔船之附属舢舨六只……并斥驱我船离岛。商等因念此岛向隶我版图,渔民等历代在此捕鱼为业,安常习故,数百余年。今日人反客为主,商等骤失常业,血本无归,固难隐忍,而海权失落,国体攸关,以故未肯轻意离去。本月廿日,适遇我国飞鹰兵轮并海关开办巡轮两只前来查勘该岛,商等即将一切情形缮禀,恳请代为转详各大宪,力求保护”。[45]
 
       由是交涉数月,因中国所列举之人证物证俱备,证据确凿,日本领事无言可辩,不得不承认东沙群岛为中国领土。1909年8月26日,中日双方议定:
 
       一、中国收买西泽在东沙岛之物产,定价为广东毫银十六万元。
 
       二、西泽交回所有渔船寺庙税项等,定款为广东毫银三万元。[46]
 
       1909年10月7日,张人骏派蔡守等人前往东沙岛接收,“是午鸣炮升旗,行接收礼,并由广海兵舰燃贺炮二十一响,以伸庆贺”。[47]以后,东沙群岛重新返回中国怀抱。清政府向日人收回东沙岛,是中国政府维护领土主权的一次重大行动。
 
(五)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府继续对东沙群岛行使主权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府继续对东沙群岛行使主权。除了在东沙群岛建设灯塔、无线电台、气象台以及批准商人开发东沙群岛外,还有下列几件事例:
 
1、制止日人在东沙群岛附近海域盗采海草和捕鱼
 
       中国政府于清末收回东沙岛后,曾通告我国渔民经政府准许后可在该岛及其附近海域进行捕捞海产等活动,日人渔船也曾一度停止来东沙群岛海面从事捕捞活动。可是到了三十年代初,日本渔船又来我东沙群岛海域捕鱼、采海人草,受到当时中国政府的谴责和禁止。
 
       例如,1930年4月,中国政府海军部接所属海防巡防处报告,发现日本渔船一艘在距东沙岛二海里许海面捕鱼,中国政府立即批转海军部和广东省政府饬属防止日本渔船进港捕捞。[48]
 
      又如,1935—1937年间,日本渔船在我东沙岛海面盗采海人草,中国外交部曾于1937年5月向广东广西特派员发出指令,指示“该岛完全为我国领土,且经定为海军军事区域,日人所采之物,显属于陆地主权问题……要求严切制止,以重主权”。[49]
 
2、派人往东沙岛考察
 
       1935年春,广东省建设厅农林局派出东沙岛海产管理处主任梁权等十人,乘福游舰往东沙岛考察,以便订定开发东沙岛计划。[50]
 
       同时前往东沙岛调查的人回来后撰写了《奉派调查东沙岛报告》一份,呈交当时政府,对东沙岛上的建设有比较详细的记述。[51]
 
       此外,1935年3月广东建设厅农林局呈报说,东沙岛有“海盗潜踪,亟应设置卫兵十名以资捍卫,”后来广东省政府训令有关部门“准予照拨”。[52]1935年4月,广东省政府根据广东省建设厅农林局的建议,同意设东沙岛管理处,[53]以加强对东沙岛的管理。
 
       抗日战争时期,东沙群岛和南海诸岛的其他岛屿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抗战胜利后,东沙群岛和中沙、西沙、南沙群岛一带,由中国政府派人接收。1947年,广东省建设厅将东沙岛海产经营权交南方渔业公司,批准经营五年。[54]利用东沙岛附近海域的海人草制造胃病特效药。
 
       总之,东沙群岛至迟自明代起就列入我国版图,划归海南岛的万州管辖,清代属惠州府管辖。辛亥革命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对东沙群岛一直有效地行使着主权。
 
四、国际上的普遍承认
 
(一)英国早期文献记载
 
       1855年英国出版的《印度指南》一书,记载1813年4月孟买海军的船长罗斯(Ross)在我国东沙群岛进行非法调查时说:“在岛(东沙岛)的西部,有一个深水湾或船港,俾供早期对中国渔民来此捕鱼作避难所用,岛上还建有中国庙,[55]等等。这是外国文献对中国渔民在东沙岛经营开发活动的最早记载。
 
       1894年英国海军海图局编的《中国海指南》、1901年陈寿彭译的《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卷一第二图《中国滨海及长江一带下至中国海南洋群岛》,图中标有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卷一第四十一图广东杂澳十三也标有东沙群岛( Pratas)。可见当时英国海军当局等是承认东沙群岛属于中国的。
 
(二)外国船只遇难要求中国救助
 
        外国渔船在我东沙群岛海域遇难,要求中国政府设法照料,渔船货物被掠,要求中国政府设法查究,也是外国政府承认东沙群岛属于中国的一种例证。
 
       1883年荷兰船只在东沙岛搁浅,货物被掠,荷兰驻华大使照会清朝政府,指出“据本国吗答浪船主报称,该船于本年三月二十四日,驶至广东所属海面东沙地方,因风碰损停搁。正拟设法修理,突有中国渔船多只,合众三十余人,争上该船,……将船上所有货物及食用衣服抢掠一空”,[56]要求中国政府调查处理。
 
(三)国际会议承认东沙岛属于中国
 
       1930年4月,在香港召开远东气象会议。到会的有中国、菲律宾、法属安南、香港及英国海军的代表,会议通过的一项决议明确地承认东沙岛属中国所有。该决议说,“本会承认中国政府之创设东沙岛气象台,实为中国海之最重要机关,而航行中国船只亦获益实多”,并且要求中国政府从事创设东沙和西沙群岛之气象机关。
 
(四)现代书刊图籍载明东沙岛属于中国
 
三、四十年代以来,外国的许多书刊和报纸都明确指出东沙岛属于中国。例如日本昭和十三年(1938年)台湾总督官房外务部出版的《广东省概况》一书中,把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列入该书第一章“地志”第十一节“岛屿”中,也就是说,承认东沙岛属中国广东省。1942年日人柴山武德所著《海南岛》一书详细地叙述了中国政府对东沙岛的开发经营和管理。书中说:“本岛(指东沙岛)在前清时代就与南澳县一样拟驻屯军队,嗣因粮食问题而未驻屯。……北京政府于民国十五年3月19日拨经费20万元建立气象台、无线电台、灯塔各一座。……本岛居民是气象台工作人员和渔民十余人。以广东省建设厅农业局为主,在第二期三年计划内对本岛进行资源调查并制订开发计划,拟于民国25年7月1日付诸实施。设东沙群岛管理处,派专人掌管其事。”[57]日本1972年出版的《世界年鉴》也说,中国领土“除大陆部的领土外有海南岛、台湾、澎湖列岛以及中国南海上的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等。
 
       美国:1963年出版的《各国百科全书》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还包括一些岛屿,如伸展到北纬四度的南中国海的暗滩和岛屿,这些岛屿和暗礁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58]1974年美国《前卫》周刊的一篇文章说:“西沙、南沙、中沙和东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份”。[59]
 
       苏联:1959年出版的《中学经济地理概论》一书说:“中国南海海岸位于南岛地区的东部。该沿海地区散布着700个以上大小岛屿,其中最大的岛是海南岛和几个群岛(东沙、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60]
 
      现代世界各国出版的大量地图和百科全书附图,同样明白地标注东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越南:1964年由国家测绘局出版的《越南地图集》第五幅《越南东南亚》图,东沙、西沙、南沙群岛用中国名称标注—Quan dao Dong—sa, Quan dao Tay-sa, Quan dao Nam-sa, 第16幅《越南地图》,我南海诸岛图上颜色和越南本国的颜色不同,而和图上的中国所着颜色一致。
 
        日本:1952年出版的《标准世界地图集》,对我南海诸岛画法与我国解放后所出版的地图一样,对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均用中文拼音撰写。当时日本外务大臣冈崎胜男在该图集页上亲笔签字推荐。[61]
 
       英国:1908年出版的《中华帝国地图集》,在广东省图幅中,绘有“普拉塔斯”岛(即东沙岛)。1958年英国出版《大英百科全书》附《世界地图集》,地图中也有“东沙群岛(中国)”的注记,[62]表示东沙群岛属于中国。1970年出版的《亚细亚洲》挂图,东沙岛按中国称名拼写为Tungsha Tao,并用英文注明“普拉塔斯”(Pratas),再括注属于中国。[63]
 
       法国:1965年出版的《拉鲁斯世界政治与经济地图集》,在图2A幅——“北半球幅”中,有“东沙岛(中国)”的注记,表示属于中国。
 
       西德;1961年出版的《迈耶尔百科全书》第一卷第409页附图中,也标明东沙岛属于中国,第761页说:“东沙岛是位于南中国海的中国岛屿”。
 
       意大利:1941年出版的《东亚与印度群岛地图》,东沙群岛注记为“普拉塔斯(中国)”,表示属于中国。[64]
 
       美国:全国地理学会1963年和1970年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东沙群岛注记按中国名称拼写,并括注属于中国,即“TungshaTao (Pratas) (China)。[65]1964年美国出版的《兰特·麦克纳利国际地图集》有关东沙群岛的画法同上。
 
       苏联:苏联官方出版的地图和百科全书一直承认东沙群岛属于中国。比如1954年苏联内务部出版的的《世界地图集》,[66]1958年苏联总参谋部军事地形处出版的《世界地图集》,[67]1958年苏联内务部测绘局出版的《世界地图集》,[68]1961年由阿·阿·格里耶夫主编的《简明地理百科全书》,[69]1962年出版的《世界地图集》,[70]1967年和1975年由苏联部长会议直属测绘总局出版的《世界地图集》[71]等地图的有关图幅中,东沙群岛都按中国名称拼写并记注属于中国。
 
       综上所述,大量的史笈资料和古代文物,至今仍保存在东沙岛上寺庙、房屋、水井等建筑物以及大量的外国文献地图,都无可辨驳地证明:早在汉代中国人民已在南海航行并发现南海诸岛,从晋代开始东沙群岛就由中国人民命名和开发经营,至迟从明代起就为中国政府所管辖。它与西沙、中沙、南沙群岛一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
 
[1] 见《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粤地条末后。
[2] 见(晋)裴渊:《广州记》;转见(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56,岭南道一,广州,东莞县,第12页,木刻本。
[3] 见(元)汪大渊:《岛夷志略》,万里石塘条,第93页,雪堂丛刻本。
[4] 见(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二百四十,明天启辛酉湖南刊本,转见向达整理《郑和航海图》中华书局影印本,1961年版。
[5] 见向达整理《郑和航海图》地名索引。第15页。
[6] 见《东沙群岛发现的古代铜钱》一文,载《文物》1976年第9期第32页。
[7] 同上。
[8] 见(清)《海道针经》(乙)<指南正法>南澳气,第121页,向达校注本1961年中华书局版。
[9] 向达校注:《两种海道针经》第122页,1961年中华书局版。向达认为南澳气,指东沙群岛。
[10] 见(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卷上有澳气条第38页,乾隆刻本。
[11] 见(清)谢清高口述杨炳南笔录《海录》卷中,小吕宋。据冯承钧考证,谢清高出海时间是在乾隆47—60年(1782-1795年),《海录》成书时间则在嘉庆25年(1820年)。
[12] 见天目:《天目斋笔记》一文,1910年5月。
[13] 见李准编:《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第11页,宣统二年版。
[14] 见(晋)裴渊:《广州记》,转见(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56,岭南道一,广州东莞县第12页。
[15] 见《东沙群岛马蹄礁发现的古钱》一文,载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编《东西南沙群岛文献目录及重要资料选辑》第45页,1974年2月版。
[16] 见《东沙群岛发现的古代铜钱》一文,载《文物》1976年9月第31页。
[17] 同上。
[18] 见《大东沙岛》一文,载《地学杂志》,清宣统三年,第一卷第三期。
[19] 见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第72页,引渔商梁应元禀称。
[20] 见陈天锡:《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1928年《东沙岛成案汇编》部份第65—66页。
[21] 《The IndiaDirection》by J.Horsburgh Seventh edition 1855 Vol. II P. 367-368。
[22] 见陈天锡:《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1928年《东沙岛成案汇编》部份,第212—216页。
[23] 同上书,第219—222页。
[24] 陈天锡:《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1928年《东沙岛成案汇编》
[25] 同上书,第224—232页。
[26] 见陈天锡:《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1928年版《东沙岛成案汇编》部份,第245—246页。
[27] 见《五年来广东建设》1930年下卷,第25—29页。
[28] 见《东沙岛日人盗采海产毁坏我国渔船案件处理经过的文书材料之四》广东省档案馆档案。
[29] 见梁文仲:《论东沙群岛》一文。
[30] 见道光《万州志》卷三舆地略,气候潮汐附。
[31] 见(清)金光祖:《广东省志》卷十三,山川、万州,康熙版。
[32] 转见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第72页。
[33] 见黄证孙:《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黄氏家重刻本。
[34] 见朱锡龄仿黄证孙本补绘本。
[35] 见晓锋:《清绘府州县厅总图》。
[36] 见佚名作《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依乾隆三十二年黄证孙刻本放大兰色套印。
[37] 见陶晋:《大清一统天下全图》(又名《皇舆全图》)仿姑苏宋仙洲版。
[38] 见佚名作《古今地舆全图》,京都大顺堂藏版。
[39] 每一种版本的出版年月、作者、印刷和发行所,以及具体内容,详见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续编)第一册第35—76页,这里从略不作一一例举。
[40] 见《清季外交史料》第四册第五页,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九日。
[41] 见《清季外交史料》第三册,第三十三页,清宣统元年四月四日。
[42] 见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所藏档案,外务部收两广总督电,光绪三十四年八二十三日。
[43] 见宣统元年十月,清外务部咨邮电部和粤督为英领事请在东沙岛设无线电台事的咨文稿,北京故宫博物宫院明清档案馆藏。
[44] 见陈天锡:《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1928年版《东沙岛成案汇编》部份第275—276页。
[45] 见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第71—72页。
[46] 见陈天锡:《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1928年版《东沙岛成案汇编》部份第59—60页。
[47] 同上书,第69—72页。
[48] 见《关于防止日本搜取东沙岛海产采取权》(1930年4月—1933年9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49] 见《东沙岛日人盗采海草毁坏我国渔船案件处理经过文书材料之五》,广东省档案馆藏。
[50] 见《广东省政府拟开发东沙岛》一文,载《科学》1935年3月第19卷第3期第470—471页。
[51] 见胡应球:《奉派调查东沙岛报告书》一文,载《桅灯》1935年5月15日,第34期第23页。
[52] 见《广东省建设厅农林局呈报关于派员管理东沙岛情况暨管理该岛意见书开发计划等》(1935年1月—1935年11月)广东省档案馆藏。
[53] 同上。
[54] 见梁仲文:《记东沙岛》一文。
[55] 见《IndiaDirection》byJ.Horsburgh , Seventh edition 1855. Vol. II P. P367—368。
[56] 见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藏。
[57] 见(日)柴山武德:《海南岛》第164—166页,昭和17年版。
[58] 见乌尔麦克:《各国百科全书》1963年版第52页。
[59] 见《前卫》周刊1974年2月10日题《中国的西沙群岛受侵犯》一文。
[60] 见(苏)奥夫迪延科编:《中学经济地理概论》第225页,1959年版。
[61] 见该书第15图《东南亚图》,日本全国教育图书株式会社出版,昭和二十七年版。
[62] 见该书第24卷第73页。
[63] 见1970年菲立普公司出版。
[64] 1941年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出版。
[65] 1963年第一版第118—119页,1970年版第125页,出版处均为华盛顿。
[66] 见该书第141—142页《亚洲》图幅。
[67] 见该书第186—187页。
[68] 见该书第93—94页。
[69] 见该书第二卷第396页附图《中国》。
[70] 见该书第48—49页。
[71] 见1967年(英文版)第102—103页;1975年(俄文版)第89—90页。
作者:林金枝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02期 
中国南海诸岛网(www.Unanhai.com)收集整理

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3-2022 www.Unanhai.com QQ:40681100     

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全部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意志或证实其消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