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闽粤沿海渔民为生存计, 驾驶简陋小船航行于沿海之滨及其附近岛屿, 更由于南海对外航路的开辟, 沿海渔民自然就最早发现了离中国大陆最近的东沙群岛。早在晋代, 我国人民就开始在东沙群岛捕鱼和捞取珊瑚。晋朝裴渊的《广州记》中称东沙岛为“珊瑚洲”, “珊瑚洲, 在(东莞)县南五百里, 昔人于海中捕鱼, 得珊瑚”。东沙岛位于北纬 20°42′, 东莞位于北纬 22°39′-23°09′, 两地纬度相差 2°多, 在纬度与实际地理距离的换算上,1°等于 222 里,2°多就是 500多里。由此可见, 东莞县南五百里的“珊瑚洲”, 无论从方位还是从距离推算, 应为东沙岛。
在生产实践中, 沿海渔民对东沙群岛地理方位了解得很清楚。清末之时, 闽粤渔民称东沙群岛为“大东沙岛”, “大东沙岛, 在广东汕头正南, 向属碣石镇(今属陆丰县辖), 孤悬海外, 北距惠州甲子门约百二十海里, 东北距汕头约百四十海里, 西北距香港百七十海里。”渔民根据季节的变化,“每年往东沙岛三次, 自正月开行, 至四月间回澳为第一次。五月至八月为第二次。九月至十二月为第三次。”渔民在东沙群岛海域的作业时间与在西沙南沙群岛作业时间不同。在西沙南沙群岛, 一般都利用信风于冬季乘东南风南下, 到第二年台风季节来到之前, 利用西南信风北返。而在东沙岛, 几乎全年都可以进行捕捞作业, 每年可往返东沙岛三次, 每次四个月。
在航海实践中, 人们对于航经东沙群岛的航路很熟悉。清末谢清高《海录》一书中始称其为“东沙”, “船由吕宋……若西北行五六日, 经东沙, 又日余, 见担干山, 又数十里入万山, 到广州矣。东沙者, 海中浮沙也, 在万山东, 故呼为东沙。往吕宋、苏禄所必经。其沙有二, 一中一西, 中有小巷可以通行, 西沙稍高, 然浮于水面者亦仅有丈许”。这个描述表明:从方位看, 东沙是在万山东。从地形特征看, “其沙有二, 一东一西”。“东”即指位于东面的“东沙礁”, “西”即位于西面的东沙岛。“中有小港, 可以通行”, 则指东沙礁西部由三面环礁包绕的浅湖, 南北有水道可以通行。“西沙稍高,然浮于水面者, 也仅有丈余许”。这里所指的“西沙”是指东沙环礁内的“一东一西”的“西沙”, 即东沙岛。“丈余许”是指浮出水面的高度, 现在东沙岛平均高度为 6 米, 也正与“丈余许”相符合。应该说, 谢清高所说的“东沙”, 只是今天东沙群岛的主要部份, 即东沙岛和东沙礁。
东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资源非常丰富, 有鸟粪层(磷酸矿)、各种鱼类、胶菜、海人草、珊瑚、玳瑁和海螺等。清宣统三年, 时人谈到我国渔民在东沙岛活动情况时说:“大东沙……昔日本人未到该岛以前, 沿岸渔船及闽粤渔户, 通年匀计, 不下数百艘。此外尚有捕鱼、捞海、采矿之小船, 不计其数。每年获利, 大船自数百金至数千金不等。”东沙群岛渐成为中国南海渔业要区后, 到了 20 世纪初年, 闽粤沿海渔民“来往广东惠州属岛之东沙地方, 捕鱼为业, 已阅数百年”。1899年,广安祥渔船股东为了晒胶菜和海产, 在东沙岛建起一个长28丈,阔 4.8丈的木棚,造价白银 4000多元。
中国沿海渔民在开发经营东沙群岛的过程中, 曾付出巨大的代价, 有不少渔民死在岛上, 并安葬于此, 仅同安祥号和广安祥号渔船渔民, “自同治十二年起, 至光绪三十三年七月止, 共死各伴 132 人, 均在岛上安葬, 其死者之姓名年月用簿注明。”岛上还有祀奉死者的“兄弟所”, 即“祠堂”。为了祈求平安, 渔民们还在岛上建有祀奉海神的天后庙, 也称大王庙。1898 年渔民曾捐款重修此庙。由此可见,中国沿海渔民世世代代开发经营着东沙岛。
节选自:《晚清政府对东沙群岛收复开发及其历史意义》,作者:王静。来源:《理论月刊》2008年0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