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海战是是一次尤为特殊的海战。中国南北受敌,战前兵力空虚甚至无舰可派。西沙远离大陆,中国没有常驻舰队,没有远洋作战的准备。前线军力南越明显占优,但中国几乎取得压倒性胜利。这次海战的特殊性,使得可以总结的东西很多。
(一)海战胜利原因分析
我方中央军委决策英明及时,是获胜的前提。在1974年1月南越提出在西沙勘探石油时,周恩来,叶剑英已意识到南越在此可能有大动作,果然此后南越接连派军舰至西沙海域。 在中央军委指示下,1月16日至18日,3批共6 艘军舰以及至少1 个排的兵力抵达西沙海域,中国军队一定数量的存在为自卫反击奠定了基础。海战胜利后,中央军委及时调兵增援,保卫胜利果实,尤其是从东海舰队抽调的四艘最新型导弹驱逐舰,极大地震慑了南越当局。
我方军民配合有序,作战英勇,是海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18 日晚停留在羚羊礁附近的中国渔船及早掌握了南越舰队动向。守卫在琛航,广舍两岛的民兵,英勇作战,连续击退南越登岛部队,减轻了海军编队作战的压力。在战斗中,有舍身堵船体漏洞,人工退炮壳等英勇事迹。接战时,船上非战斗人员,用火箭筒,手榴弹,冲锋枪向敌舰射击,南越海军只考虑到中国军舰上的固定火力,完全未曾想到非战斗人员的火力输出。战斗结束后,389 舰受重创,渔船冒着可能爆炸的危险,坚持帮助389 舰冲滩,从而避免了沉没。
我方编队战术成功,南越舰队战术失误是海战胜利的关键。双方进入战斗时的航向有争论,有人认为南越军舰主动后撤,我方编队进逼,南越海军为避免近距接战被迫率先开炮;有人认为双方军舰一直是对开,南越军舰起初未考虑近战之不利,使中国编队进入有利距离,南越军舰开炮是有授意的,即不管中国编队在何位置它都要开炮。不管哪种航向,不变的事实是中国编队一直保持近距接战状态,这是我方海战胜利关键的关键。反观南越方面,四艘军舰吨位大,行动迟缓,此时应该集中靠拢,形成纵深火力,互相保护。南越军舰却分兵两路,一路迂回到南部海面,只留10 和16 两舰在泻湖内,10 号舰航速慢,无法与16 号舰协同,16 号舰最早撤出战斗,而10 号舰最终被击沉。战斗中,南越军舰使用穿甲弹,主攻中国军舰吃水线上下,企图使中国军舰速沉,但穿甲弹的爆炸威力小,有的甚至穿体而过,中国军舰虽受损而不起火,有的漏洞被及时堵上,亦保证了不沉。反观我方编队,使用的是普通爆炸弹,重点攻击南越军舰甲板上设施与战斗人员,虽然无力击沉南越军舰,但使其失去战斗力,南越军舰甲板上皆不同程度起火。南越10 号舰最终沉没,正是内部起火导致爆炸所致。
(二)海战暴露出的问题
西沙海战前,东南亚各国国内局势不稳,基本承认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此区较为稳定,中国长期仅以小型军舰定期巡逻以示主权存在,在岛礁上没有常驻舰队,没有正规部队防守,仅保留少量民兵。此次南越入侵,正在中国两次巡逻之间。西沙驻守民兵和渔船防御力较差,如果南越方面不占据西三岛而首先进攻中国守备的东三岛,东三岛很难坚守,一旦中国在此海区没有岛礁防守部队,后续部队就没有前进基地,反击将很困难。
南海舰队缺乏大型军舰,较大舰只皆在渤海黄海海域。此次海战,交战双方吨位及火力相差悬殊。南越5,16 两舰满载排水量皆为2800 吨,4 号舰满载排水量1850 吨,10 号舰满载排水量945 吨,四舰总计76 毫米以上火炮10 门。中国方面,271 编队单舰满载排水量为330 吨,281 编队单舰满载排水量为392 吨,396编队单舰满载排水量为590 吨。六舰总计76 毫米以上火炮2门。考虑到281 编队后期才加入战斗,交战时实际敌我吨位对比为8395 比1840。
此次海战虽然胜利,但还是暴露了备战不足,指挥混乱的问题。接到中央指示后,南海舰队派出的271 编队捎带陆军一个排和七卡车战备物资,实际是为守岛作准备,271 编队的任务仍然是巡逻,并无海战打算,后因南越连续增兵才接连派出281 和396编队。据南海舰队退休将军回忆,当时南海舰队有刚刚建造完成的四艘65 级护卫舰,排水量超过1200 吨,但直到战斗结束后才有一艘到达西沙海域。而281 编队船员曾看见有一艘护卫舰快速往北走,证明海战时,曾有计划派较大型的护卫舰参战,但因为种种原因,此计划被取消。另据一名退休海军将领回忆,请示中央后,海战当天榆林基地曾派出六艘鱼雷快艇,已经出海2 小时,却被广州军区首长召回。当时中央军委,广州军区,海军皆有指挥权,海军可直接向中央军委请示,但调兵受广州军区节制。
作者:刘振华。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