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本站 www.Unanhai.com,认识中国南海诸岛从这里开始!

南海标准地名

三沙

南沙群岛地理发现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不详 人气: 发布时间:2014-12-10
摘要:国内外古人类学者研究认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华南智人Homo sp。有晚更新世早期的距今12.9万年前的马坝人,晚更新世中期的距今6.7万年前的柳江人,还有来宾人、荔浦人和距今1.1万年前的晚期智人封开人,均属蒙古人种中的华南人类型(李炎贤,1982;原思训等
       国内外古人类学者研究认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华南智人Homo sp。有晚更新世早期的距今12.9万年前的马坝人,晚更新世中期的距今6.7万年前的柳江人,还有来宾人、荔浦人和距今1.1万年前的晚期智人封开人,均属蒙古人种中的华南人类型(李炎贤,1982;原思训等,1986;宋方义等,1981),他们在沿岸浦捞时所乘的抨筏,可能漂流到吕宋岛,到达粪他群岛、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玻利尼西亚、加里曼丹的尼亚洞穴古人和澳大利亚的维兰德拉湖古人,是广西柳江人南渡的后裔(中国航海学会,1988)。在晚更新世冰期低海面时期,华南古人可步行通过陆桥到达哭他群岛等地。澳大利亚Alan Thorne比较了柳江人头骨化石与澳大利亚东南部Keilor人头骨化石后认为,几万年前,华南人乘竹筏到达澳大利亚北部海岸后,沿东海岸南下,直到塔斯马尼亚岛(沁明,1984;张振标,1987),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有木桨,还有夹炭黑陶质独木舟模型,说明7000年前华南人已制作和使用舟揖。《易经》说黄帝“夸木为舟,刻木为揖,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山海经》(成书于春秋战国至汉朝)说番禺始作舟。有人认为番禺是帝后的曾孙,传说中最早发明船的人(逢振镐1987)。
 
       古代中国对南沙群岛的发现,与拓殖岭南及航海有关(李宝田等,1991)。新石器时代晚期,华南智人已进化为百越(粤)人,生活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越南、台湾和海南等地。根据考古资料,早在4000多年前,东南亚已出现一系列从北方来的蒙古人种的部族移民(China Lin Sien et al 1980)。“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其地南至交趾(今越南)”(《淮南子》“主术训”)。越南上古传说时代从鸿庞朝起,就是从炎帝神农氏四世孙系径阳王的长子被封为雄王开始。“帝撷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汉朝司马迁撰《史记》“五帝本纪”)。“尧南抚交趾,……交趾之南有越棠国”(《尚书大传》)。美藉华裔学者张光直(1987)继德国学者R.H.Geldern指出大洋洲的文化源于中国,认为也许在商(公无前16-11世纪)周时代已有百越人移居太平洋诸岛,现今分布在低纬热带海洋岛屿(以东南亚为主)的南岛语族的起源地在华南。《山海经》、《史记》和《汉书》都说,百越人习水行舟,可能开始同南洋和南亚贸易。《吕氏春秋》“慎行论”说,夏禹时(公元前21世纪)“南至交趾、孙朴(今巽他地区),续满之国”。全新世中期以后,只有航海才能到达巽他地区。
 
       华南古人既分支到太平洋诸岛、菲律宾群岛和巽他群岛,自然有能力航海到我国南海诸岛。我国南疆考古学家在西沙群岛甘泉岛发掘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华南人居住遗址、出土有红褐色夹砂陶瓮、陶网坠和梯形石斧(王恒杰,1992)。还在西沙群岛备岛礁陆续发现了距今2000多年来从战国、秦汉、唐宋、明清直至现代的华南人的遗物。此前,广东省博物馆(1975)也两次在甘泉岛西北部发掘出唐宋时代的华南人居住遗址.华南人先辈既已到西沙群岛,也可能到达南沙群岛。近几年来,在南沙群岛道明群礁、郑和群礁(含太平岛)、福禄寺礁、皇路礁和南通礁等地发现和采集了秦汉时代压印纹硬陶瓮碎片和东汉“五株”纹钱、唐代釉陶瓮碎片、唐宋时代青瓷片、北宋“熙宁重宝”铜钱、明清时代我国大陆民窑出产的青花瓷、清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和“咸丰通宝”等铜钱,以及清代广东造渔船用的单冀锚。这批类似广东、海南出土的文物说明华南先民早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秦朝已发现了南沙群岛。并在南沙群岛进行初级的开发活动,说明中国人民在南沙群岛活动历史的久远和连续性(王恒杰,1994)。
       节选自:《南沙群岛自然地理》,作者: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主编:赵焕庭。1996年3月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南海诸岛网(www.Unanhai.com)收集整理

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3-2022 www.Unanhai.com QQ:40681100     

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全部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意志或证实其消息,仅供参考!